在管教孩子上要小心的事,我那天的故事和重擊:)
那天,管教盼盼在生活上的一件事情,你看,連我現在也忘記是什麼事了,但只記得,我真的有點動氣,跟她表達這件事情的嚴重性,為什麼和我生氣的情緒及原因。
但我記得這件事情是之後的發展讓我好震驚啊,一直想寫下來成為自己的提醒。
我跟盼盼說完以後,她就去洗澡(剛好時間到了),洗澡完出來,她在擦頭髮的時候,我突然聽到她嘴巴碎碎念,好像在罵什麼……。
我把她從房間叫出來客廳(因為我在客廳),問她剛剛在罵些什麼呢?表達我只是想了解,不是帶著一定責備的態度。
……
……
經過一段時間,沒有很長,我想,盼盼有感受到愛和溝通的態度。
我是笨蛋!你也偶而會這樣罵自己嗎?
她眼淚在眼眶打轉,悄悄地靠近我,不大像她平常的舉動,小小聲說:「我在罵『我是笨蛋!』,我怎麼這麼笨,怎麼事情都做不好……。我就是說『我是笨蛋。』」
我好吃驚!
因為我們從小從來都不會這樣罵她,我們家也沒有電視,然而她到這個年紀當然知道笨蛋是什麼意思,只是應該沒有人罵過她笨蛋,也沒有看過誰罵誰笨蛋。沒有看過「你是笨蛋」這詞句從任何人口裡面冒出。
我伸出雙手,盼盼讓我抱,她在我懷中大哭。
我的震驚是,我們真的要小心說出口的話,尤其在管教的時候,雖然,我們都很小心言詞,但那更是一種態度啊,不要嚴苛過頭,對自己好大的提醒,一般的時候,要留意不要管教過頭,因為孩子自己內心也會(或已經)嚴嚴的責備自己啊。
理論基礎
在心理學艾瑞克森八個發展階段裡面,每個人生階段都有相對應的兩個面向。例如「自主與羞怯懷疑」、和現在盼盼目前年紀階段的「勤勉與自卑」。如果我們沒有夠信任、夠讓孩子去試,相對應自主的另一面,他們容易發展出常常懷疑自己、檢討自己;同樣的,如果我們沒有讓她在學齡階段,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努力、尊重她的積極,讓她漸漸長出了解自己的能力、管理自己的時間,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或練習中長出「勤勉」,相對應的另一面就容易油然而生。
那天的經驗,好深深地提醒了我,在管教的時候,不要嚴厲嚴苛過頭、不要責備過頭,不要突下猛藥或求立即性成效而用激烈態度或方法,或成為自己發洩的出口。身為爸媽的我們,能夠處理好自己的情緒,為了孩子的好處,帶領、提醒、管教他們。
法律上對於無罪的人(或是有懷疑的人),在沒有足夠證據證明下,是要先“認為他是無罪的”。這是所謂的「無罪推定原則」。為此,我今天還查了一下網路:
意指一個人若未被證實及判決有罪,在法院上應該先被假定為無罪。
刑事訴訟中無罪推定原則普遍是所有被告都享有的法定權利,也是聯合國國際公約確認和保護的基本人權。在這個原則下,提起公訴的檢察官應負起舉證責任,負責收集足夠的可靠證據,以證明被告在事實上的確有罪;若法院要判被告有罪,所使用的證據必須符合法律限制,而且不能存在合理懷疑。(取自維基百科)
願我們對周遭的人,懷抱仁慈之心;
當然,對於我們的孩子,更是,能夠「出於愛的管教」,溫柔而堅定。
不是孩子錯了,我們就可以合理的大大的打罵、或大吼大叫、或出言不遜、或順帶發洩我們自己的情緒……。有時,他們的超我,已經在打擊自己了;有時,他們的自我,也很自責;有時,他們的本我,需要一個擁抱。
雖然在日常生活中,孩子可能讓我們在過程中受傷了,但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,也是比較成熟的大人我們,能成長、要學習的地方。生命成長寶貴之處。
和你一起成長。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