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生讀物的重要考量
<關於超齡閱讀,或超前閱讀>

許多世界文學名著都很雋永
我小時候也好喜歡
(不過想想,我也是青少年期才開始大量閱讀這些所謂世界文學名著)好深刻、好真實,好震撼,
也開拓了我的眼界,以及,許多的他們,好美!

但我想分享我心中一直想分享的一個不算隱憂的隱憂,而是我覺得在閱讀上,我們可以思考的重要考量,我覺得蠻重要的。

小時候(大概是小學高年級吧)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本童書是藍鬍子。(天啊!他竟然是童書!)
我雖然不能想像那份真實,只是覺得不可思議,但說真的,我不喜歡那本書,給我不舒服的感覺。只記得,我不喜歡這本書和他的內容。

現在的孩子好幸福,有好多好多種類、好多好多數量的繪本和童書可以選擇,從盼盼小到大,好多盼盼看的繪本,我也都好喜歡!好豐富、好有創意、好趣味、好雋永、好有意思,令人回味再三。
我都說,許多繪本,不只是孩子能看,連我都被啟發、被療癒了!真的好棒的書啊!

現在不見得和盼盼共讀了,但小盼的書我還是會稍微看過,尤其有點介於快到青少年的這個階段,我反而覺得,這個考量點好重要啊!

/
不要超齡閱讀。
/
有許多書的內容,無論是選材或描述手法,的確會帶給孩子極大的恐懼感。
也許他們的認知發展還沒有到那一階段。太過詳細真實的場景或人性刻畫,反而早成孩子心理的壓力,引發內心的恐懼,甚至逃脫不了的黑暗,或種下在心中許多夜晚的夢靨。

有許多是人的錯誤造成的悲劇,是事實、是人性,是孩子有一天需要真實知道的。但什麼時候?
現在會不會太早?


可能對每個孩子有點不太一樣⋯⋯。

我不贊成「超齡閱讀」或超前閱讀,尤其是人文方面太過寫實的議題。
我還是覺得,有許多書,中學生可以,但對於小學生,真的每個孩子不太一樣,身為家長的我們,要對於孩子的瞭解和愛,要看一下。更不要盲目推崇超齡閱讀或是超前閱讀。閱讀也是要有點分級的。

青少年以上閱讀的書和兒童讀物還是有點不一樣的,特別在某些方面。

中學之後,多面向人文啟蒙的重要性,人文素養,有世界對文化有眼界、對人性對人文資產有了解仍是非常重要的

.
但是,另一方面而言,如果在中學時期,能有這樣多方面、大量的,人文啟蒙,知道整個世界之大、知道各個曾經發生的故事(即使是殘忍的、悲痛的),從各種不同人觀點和敘事背景、文本脈絡的,傾聽許多不同人的故事和心聲,是好重要的!

就一個中學教師想到的真實例子,才不會有之前在園遊會沒有同理心(沒有世界觀和正確的認知)扮成納粹的事情發生啊。

/
剛好在小學的這個階段,
爸爸媽媽有點重要啊,
孩子們在看的書還是要稍微把關一下,
根據你對孩子切身貼身近身的了解,成為他的守門員。
這段時間。


所以,我們家晚上的故事:
今天這本當初是由臉書相關小學生閱讀社團推薦的「漢娜的行李箱」,就由我們家爸爸簡介故事內容、背景;稱讚說明一番裡面多棒的文學手法,沒有給小盼盼看,最後跟小盼說,因為適齡性的關係,我們再過一兩年再借來看喔!
小盼聽了爸爸簡單說故事之後,滿意的繼續唱歌和我們聊許多的天了。^^

呵呵,一個一直好喜歡跟我們聊天的孩子!^_^

圖為大概4年前我們和阿公快樂的聚餐,是我們家群組的封面照片,好回味


0 Comments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