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延宕寫、貼留做紀念的文⋯⋯趁今天留念一下

(也許)標籤宜撕不宜貼/貼標籤

這個故事發生在三年前,也常常要在我們家上演。

"我就跟你說你是超級小幫手了吧,你現在又更長大了耶,就更是超、級、小幫手了!"

一個免票的小小孩拿著爸爸的悠遊卡刷卡入站,站在他身後的爸爸非常大聲地這麼說,稱讚他幫忙拿卡去刷。孩子疑惑的眼神聽了零點5秒向前跑走。

"就更是超級小幫手了⋯⋯"爸爸特意強調的語句在至少方圓五公尺內迴蕩。我離很遠,但印象深刻。

當然捷運站父子的故事只是一個引子,我們並沒有在那個教養或當下互動的脈絡裡,沒有要也不評論什麼,不過我想到,也思想一些事情。

今天早上洗衣機洗好衣服的時候,盼盼主動說要去曬衣服,我正要脫口而出,"盼!你真是個很好的小幫手呵!謝謝你幫忙媽媽做家事⋯⋯"

我勒住我的舌頭,因為突然想到,她並不是幫忙我做家事啊,她也是家的一份子,另外一方面她也不一定一直都是個(或只能是個、或一定要是個)"幫手"呀⋯⋯。

對孩子讚美的一般原則

我們知道,具體的肯定好於模糊的稱讚"你好棒";肯定一個孩子的行動和努力好於讚美他本來擁有的特質;指認、稱許一個孩子的動機好於只讚美他表現在外的行為,不過這都是大體而言、大致上來說,沒有絶對是。我認為真誠的感謝和肯定,比操弄的社會性增強更美、也更珍貴。

於是,我想試著換個方式說。也放棄任何企圖想型塑孩子成為"小幫手"此形象,及其背後可能可以有的管教上的些許便宜。真誠表達感謝,若要讚美,試著點出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態度,或他為此所做的努力。

讚美是個藝術,認識(賞識)孩子更是個智慧,求神讓我能有屬祂的、屬天的眼光。

教養中話語的力量

盼盼,謝謝你好積極並且主動行動,並且謝謝你愛這個家。

也許就像冤家宜解不宜結,標籤宜撕不易貼啊。話語帶有力量而孩子有無限可能。

不過,也不是說不可以稱讚孩子小幫手,而是我若能行,何不更具體指出背後孩子的努力或愛,以及真心稱讚的時候實在不是為了希望或控制、操控他能願意幫忙更多的事,或是之後更加順從、配合、乖巧。

我不想隨便用句模糊的讚美去試圖控制孩子的行為,想細心用真心與她真誠互動,保護她自尊、自我在發展的路上。(昨天晚上又看著他們下棋,我心裏默默告訴自己)
原本FB貼文的連節在這裡,歡迎收看!^^


0 Comments

發表迴響